发表时间: 2019-11-26 09:09:43
作者: 义门功夫
浏览:
抑郁障碍的病人之所以出现自杀行为,主要原因是受抑郁症状的影响,长期处于抑郁障碍中,病人除了典型的症状之外,还在社会功能上受损严重;患者会产生自我评价低、能力减退、悲观厌世想法,进而出现自伤或者自杀行为,无论是对病人还是家庭,甚至社会都是巨大的损失和沉重的负担。
抑郁障碍和自杀的关系
我国属于自杀风险较高的地区之一,在自杀的人群中患有情感障碍占很大比例,重性抑郁症的终生自杀死亡率10-15%;而未经治疗的抑郁症自杀风险高,尤其合并负性生活事件或共病;我国人口众多,医疗条件还不能满足全民基本医疗的要求,尤其是精神科,这样就导致偏远地区的患者不能及时接受精神科治疗,延误病情,增加了病人采取极端手段的风险;心境恶劣的自杀危险和重性抑郁症相当,也是值得大家提高警惕的;对于现在呈逐年上升趋势的双相情感障碍,其终生自杀率20%,也是高风险的因素之一,抑郁和焦虑共病者是高危人群,这类病人在临床就诊率较高,如果治疗依从性差,病情反复发作,也是容易出现严重后果的风险疾病;自杀者的抑郁往往合并酒/物质滥用,在形成躯体和精神依赖后,戒断症状会加重病人的不适感,从而让活性物质难以戒除,不但给躯体带来严重伤害,也让病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;老年人更多合并躯体疾病、年轻人更多合并人格障碍等等也是目前出现自杀行为的高风险因素。
如何预防抑郁症患者发生意外
需要注意的是,抑郁障碍病人在任何时期都可能出现自杀行为;比如:
一、急性期:不能适应低落的情绪或失眠之苦;
二、严重期:因有极度的悲观、失望,对其个人安全有极大的威胁;特别是自卑和罪恶感,会使自杀意念不断涌现;
三、恢复期和痊愈后:随着精神运动性抑制症状的逐渐减轻,其活动的增加易产生自杀行为;也有因患者了解了有关的疾病认识,担心抑郁复发再受折磨而自杀。
生活中如何干预患者的自杀行为
当患者有被“拘禁”的感觉时,更会加重他的绝望感,加深其丧失求生的意义;或视剥夺自由为惩罚,而不顾一切地走上绝路;家庭成员应高度同情和体谅有自杀观念或行为的患者;让他重新考虑和体验他个人在家庭中的重要性,而不是将他关在所谓安全的斗室,或是限制他的自由 。
如何判断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危险
预防:首先病人会出现严重的抑郁情绪、明显自责、自罪;还可能出现严重而持续的睡眠障碍;情绪紧张或激越状态,脾气大,经常武无故和周围人发火;尤其是有抑郁症或自杀病人的家族史,需要提高关注度,或者尽可能了解患者的内心体验,判断患者目前的精神状态是否积极向上,是否存在悲观及厌世的想法等等;要做到密切观察抑郁情绪的变化,需要注意患者一旦下定决心自杀后,情绪反而可能平静下来,对家人表达内疚感,反复自责,或者极力否认、回避自杀问题,突然拒绝继续治疗等;很多患者会为自杀做具体的准备,如写遗书、与亲人最后见面、对身后事做交待、嘱托等等,这些都间接透露出病人的异常举动,需要提高警惕。
爱心社心灵驿站(爱心社与安老师工作站合办公益项目)的预防经验:心理医生现在指导,让病人宣泄,并且在10分钟内让病人恢复情绪达到帮扶目的,超过就等于心理底线测试失败。
自2015年6月至今为8人做过心理底线测试,其中未成年人1人,并监督他们加强维生素补充,肝胃脾的调理,目前身体恢复效果比较好,跟踪服务至今,均逐步回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,下一步将于相关单位合作建立自闭症和抑郁症群体帮扶中心,开展对他们的脑部康复训练。
特别提示:抑郁症人如果不加强心理干预和药物辅助治疗,正确面对自己的病情,那么后果是非常严重的,尤其是生命周期.....,家属的关爱是最重要的。
下期我们继续聊预防抑郁症人的暴力倾向和帮扶方法,暖心热线:0851-33341111
资料参考源于:齐齐哈尔精神卫生中心 图片源于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