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表时间: 2019-08-06 10:40:23
作者: 义门功夫
浏览:
“我会在公益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,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。”谈起自己多年做义工的感受,第五届贵州省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陈发琳如是说。从一个人的志愿活动到几千人的公益团队,从帮助孤寡老人到发起志愿活动,陈发琳用微行传播着大爱。
1991年,陈发琳入伍到安顺市武警支队后,部队组织的一次慰问活动改变了他的想法。“当时我们去到安顺周边的一个村寨,对村子里的孤儿进行慰问。”看到村里孤儿的时候,陈发琳很感慨:“我之前认为自己很可怜,觉得这个世界不公平,但是当我看到了那些孩子,我发现至少我还有爷爷、奶奶,有个可以牵挂的家,但是那些孩子都没有亲人,甚至一些孩子连健康都无法拥有。”孤儿的事情让陈发琳感触颇深,也坚定了他要尽己之力帮助别人的信念。
从那时开始,陈发琳利用周末时间去看望那些孩子,并带领身边的人一起去做义工。这一做就是二十余年,期间从未间断过。二十年来,他帮助过孤寡老人,为老人做所有自己力所能及的事,还帮助失独家庭走出心理阴霾,使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。
“一人难挑千金担,众人能移万座山”。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,通过多年的志愿活动,陈发琳意识到要想帮助更多的人就需要更多人的力量。去年3月8日,安顺市爱心义工社成立了,爱心团队建立以来,给不计其数的家庭送去了温暖。
陈发琳说,爱心义工团队的重点工作就是以关心为基础,让失独家庭在有了物质帮助的前提下,得到来自于精神上的支援和慰藉,以此减轻失独家庭的心理压力,让他们早日重新融入社会,开始新的生活。
如今,越来越多的爱心商家、团队和爱心人士都加入到义工社里,爱心义工社已经成为安顺最具影响力的民间团队。
“我们现在做公益已经转变了观念,我常常告诉他们,不要感谢我,我就是个搭桥者,如果你要感谢,那就加入到我们的队伍里来,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!”在这个理念影响下,爱心义工社的触角辐射到乡镇一级和居委会等基层部门,更能接触到最基层需要帮助的人。陈发琳和他的爱心团队也被很多人所熟悉并认可,政府部门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,这成为了他在公益道路上越走越远的最大动力。
一年多来,义工社组织2000人以上的大型公益宣传活动2次,发动200多台车和上千人次参与“学雷锋月”宣传活动;发动“爱在安顺,情暖万家”的大型公益活动1次;2016年的“六一”儿童节,陈发琳发起了“快乐宝贝,快乐家,和乡村孩子快乐过六一”的帮扶活动,给乡村的孩子送去了最温暖的儿童节礼物;中秋佳节“月圆星光·邻里守望”活动中,11个活动点为876个家庭送去2000斤月饼……
义工社还帮扶孤寡残障人士160人次、失独家庭20个、孤儿30人、流浪人员10人。截至目前,义工社已发展了3000多名义工,从2015年成立至今,已经开展公益活动30余次。
“只要人在,公益就不会止步!”热心公益,陈发琳一直在路上。(记者 刘现虹)